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动态 > 景区动态
作者:陈明亮 张雪刚 李俊英 来源: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:2011-05-17
今后五年,是石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五年;也是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奋发进取、开拓创新、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关键五年。
石林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,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、现代新昆明建设等重大机遇,以加快发展为主题,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改善民生为重点,围绕富民强县两大目标,继续实施“33553”发展战略,强力推进旅游产业提升、工业发展突破、现代农业推进、城乡一体化加速、文化繁荣发展和社会事业加强,着力打造富强石林、生态石林、文化石林、活力石林、和谐石林,全面提高石林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,把石林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繁荣、生态环境良好、民族团结和谐、人民安居乐业的国际旅游胜地和滇中经济区的东南新城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石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期,发展方式的转型期,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期。石林“十二五”时期的奋斗目标为: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%以上;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%以上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%以上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;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.5%以上;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:29:50;城镇化率达到50%以上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.5%。以内。到2015年,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,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滇中经济区的东南新城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要实现上述目标,必须全力建设富强石林、生态石林、文化石林、活力石林、和谐石林。
坚持科学发展
建设富强石林
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,强力推进旅游产业提升。到2015年,石林景区接待游客达到400万人次,旅游直接收入6.2亿元;全县接待游客突破646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。
培育以生态工业为龙头的新型工业,全力推进工业发展突破。到2015年,工业总产值达89亿元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4.7亿元以上,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30%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60户以上,新增国家、省、市三级名牌产品10个以上。
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工业集聚发展。完善生态工业集中区“一园五片”基础设施建设,到2015年园区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、新增基础设施配套面积2平方公里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注重引进产业带动力强、技术含量高、发展前景广的项目,到2015年,累计引进内资50亿元,外资1000万美元,亿元以上开工项目6个、竣工3个,培育1个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。
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大力发展新型工业。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,提升烟草、石材、煤炭等传统工业,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竞争力,不断巩固工业存量。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、调整结构的重大举措,大力发展以旅游商品制造、农特产品加工、先进制造业、新型建材业、新能源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,迅速扩大工业增量。
以园区为平台,积极发展以台创园为龙头的现代农业。以粮烟稳县为目标,以“三化”化“三农”、带“三农”、服务“三农”。到2015年,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3.8亿元以上,农业增加值年均增9%以上,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10.5%以上。加快推进台创园开发建设,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,到2015年,引进内资15亿元,外资500万美元,引进带动型企业20家,台资企业5家,园区农业增加值达5亿元以上、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
以先行区为抓手,加速城乡一体化。将鹿阜镇、石林镇、板桥镇三镇合一,建设昆明石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,按照“一心三带三园区”的发展格局,以先行区建设,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。到2015年,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,城镇常住人口达13万人以上,城镇化率达50%以上。
加快规划建设,发展以现代物流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。坚持规划先行,启动县城中心商圈建设。利用旅游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,依托铁路、高速公路、环城路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产业园区,规划建设专业市场,形成布局合理、总量适度、功能齐全、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,努力构建昆明、曲靖、红河交汇面的物流服务基地。
坚持可持续发展
打造生态石林
以生态美县为目标,以国家生态县创建为抓手,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,努力构建天蓝地绿、山青水秀、适宜人居的生态体系。到2015年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%以上,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%以上,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%以上。
大力发展新能源,建设“低碳石林”。以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为重点,调整能源结构,推广清洁能源,加大新能源的应用。倡导绿色消费,推行低碳生活、办公方式,创建“低碳社区”和“生态村”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。
加大环境综合整治,营造良好人居环境。杜绝工业污染,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%以下。加大环保执法力度,严查重处违规排放、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。以“六清六建”为抓手,扎实开展市级生态村、国家生态乡镇和国家生态县创建活动。
坚持特色发展
打造文化石林
以“文化活县”为目标,推动文化繁荣发展。到2015年,文化产业增加值11.67亿元以上,占GDP比重15%以上,年均增28%以上。
繁荣文化事业。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,积极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。加快村文化室建设,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。完成口传叙事长诗《阿诗玛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,并依托阿诗玛文化品牌,充分挖掘阿诗玛文化内涵,精心策划一批以阿诗玛文化为题材的电影、电视、歌舞、动漫产品,策划、包装和推介以火把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活动,加快在地文化向在场文化、在版文化和在线文化提升。
大力发展文化产业。以市场为导向,以品牌为带动,以重大项目为支撑,促进文化产业做大规模,增强实力。实施文化产业倍增战略,大力发展文化旅游、民族工艺、歌舞演艺、娱乐休闲、节庆会展、影视动漫、康体健身等文化产业。实现火把节、斗牛等活动常态化,推进节庆娱乐商业化运作、产业化发展。到2015年,形成3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。
坚持创新发展
打造活力石林
改革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,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、用创新的思路推动发展。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。建立岗位职责规范和任期目标责任制,形成促进干部成长的激励机制。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,建立健全业绩考核与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机制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,精简工作流程,优化发展软环境。坚持政务公开,健全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、依法决策机制,完善决策权、执行权、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,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开放度、透明度和公信力。
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。严格执行公共资源公开交易,推进政府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,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。整合政府资源,推进旅游集团、农水投、工投三个投资公司实体化运作,加强投资公司与金融机构、企业之间的合作,提高政府运作资本的能力。
全力推进招商引资。突出产业招商,推动招商引资由部门招商、政府招商向社会招商、市场主体招商转变,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。加强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,建立协调联动机制,突破土地、基础设施等瓶颈,全力推进项目落地,促进项目早日投产达效。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,更加注重招商实效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确保引进国内市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年均增30%。
坚持以人为本
打造和谐石林
大力发展社会事业。到2015年,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,幼儿入园(班)率达95%以上,小学、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%、2%以内,普通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0%以上,普高优质率达80%以上,普职比达1:1.22。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新建工作,支持天奇医院发展,完善县、乡、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,改善人民就医条件。健全疫情信息网络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,加强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。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加快经营性公墓、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,积极推进殡葬改革。
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。以项目扩大就业、创业带动就业、政策扶持就业、服务保障就业,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次以上、转移就业9000人以上。实施安全饮水工程,加强饮用水监测和管理,确保城乡安全饮用水达标率达85%以上。全力推进扶贫攻坚,着力解决农村1.3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,提高2.55万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。加快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,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。
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。继续开展社会矛盾化解、社会管理创新、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。完善以预防为主,预防、处置、救援相衔接,统一指挥、反应灵敏、协作有序、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指挥管理体系,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。
打造国际旅游胜地
建设滇中“东南新城”
打造国际旅游胜地,是石林主动融入昆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,把石林建成特色功能承载区的具体行动。打造国际旅游胜地,就是在石林风景名胜区获得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,基本实现“创建世界一流景区”的基础上,与昆明市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相同步,利用20年左右的时间,分3个阶段,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,强化营销和管理,推进旅游转型升级,实现旅游从观光型向复合型、从景区型向全域型转变。第一阶段夯是建成云南领先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;第二阶段是建成全国闻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;第三阶段是建成旅游产品国际化、旅游设施国际化、旅游服务国际化、旅游客源国际化的国际旅游胜地。
建设滇中经济区的东南新城,是石林全面融入“桥头堡”战略和昆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,把石林建成地区性发展中心的具体举措。打造滇中经济区的东南新城,就是要充分利用石林处于曲靖、红河、文山三地州进入昆明和滇中的要冲,处于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、滇池泛亚合作区和泛珠经济合作区域等经济圈的区位条件,地处滇中经济区昆明核心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有利优势,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,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和谐,举全县之力、汇全民之智,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、优化产业结构、完善园区功能、健全市场体系、完善交通路网,将石林建设成为县域经济繁荣、生态环境良好、民族团结和谐、人民安居乐业的东南新城。